Post on: Jul 30, 2023Last edited: Sep 13, 2024Words 7781Read Time 20 min

type
status
slug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summary
祁连山下,汉族最牛逼的杀伐历史,了解一下
汉武帝元狩六年,年仅24的大将军霍去病去世。汉武帝悲痛异常,以至高无上的礼遇赐予霍去病陪葬汉武帝茂陵。并且集结五省的戍边精锐部队给霍去病的灵车列队送行,队伍一直从长安排到了茂陵,排了整整100里路。同时下令不惜费时费力,把霍去病的陵墓外形修成祁连山的样子。那么这位霍少,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大帝如此宠爱呢?看完此文就知道了。
月氏国灭乌孙,占据祁连山大草原
先说说比较早在这片草原出场的狠角色,叫“乌孙”国,它是最早在河西走廊一代游走的凶悍民族,混到了中原的战国时期,另外有一个游牧民族开始崛起,它叫 “月氏(zhi)”。月氏强大后打败了乌孙,杀了乌孙国王,占领了祁连山大草原。紧接着,月氏又从祁连山跑到现在的内蒙古地区,去欺负那里的原住民匈奴。全盛时期的月氏打匈奴非常轻松。可惜的是,这一仗,月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,那就是揍了匈奴之后,还把匈奴的王子“冒顿”给抢到了祁连山下,关了牛棚、做了人质,时不时还批斗一番。
祁连山下凶悍的马背民族匈奴
冒顿带领匈奴灭月氏,称霸祁连山大草原
月氏哪里知道,“冒顿”是一个超级潜力股,没多久,他竟然从月氏那儿偷了匹宝马逃了出来,回到了匈奴老巢。让人发毛的是,这厮越挫越勇,回到他的爹王面前,不但没有陈述自己怎么被月氏欺负,反而成功纠结了一帮兄弟,乱箭射死了他爹,篡了位,成为后来匈奴历史上最牛掰的“冒顿单于”。历史上一般能坑爹篡位的,基本都是超级猛人,什么隋炀帝杨广、唐太祖李世民啥的。在冒顿带领下的匈奴变得无比强大。
匈奴有多凶悍?拿月氏国王头盖骨盛酒喝
据《史记》《大宛列传》记载:“匈奴破月氏王,以其头为饮器。” 当上单于的冒顿,带领军队杀到了祁连山大草原,捣毁了月氏国,杀了月氏国王,还把国王的头盖骨当做酒杯。同时又赶尽杀绝,把月氏残余人员一直赶到了中亚,顺便提一句,被打的狼狈不堪的月氏,其中一队人马逃到了印度,轻松拿下了整个印度北部地区,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大帝国“贵霜帝国”。
而冒顿在中国继续扩张,河西走廊地区的楼兰、乌孙、呼揭也相继臣服,向东一直打到长安附近,还差点把刚刚当了皇帝的刘邦给灭了(白登之围),从此匈奴称霸中国北部和西部。祁连山下河西走廊最肥沃的草地,当然也归了匈奴所有,于是就有了“祁连山”的叫法。
就这样过了上百年,本来在祁连山脚下钓钓鱼,射射鹿,抱抱美女挺舒服的,可是匈奴就是不歇落,还是很喜欢去骚扰他的老邻居汉朝,时不时地去抢点日用品,抓几个压寨夫人。
汉武帝即位,激活了一大波汉族战神,匈奴开始倒霉
抢了没几年,匈奴的好日子就到头了。因为邻居汉朝新上了一个扛把子,实在是不好惹,他就是汉武帝刘彻。铲屎官刘彻觉得匈奴这个羊倌太不像话,应该彻底被铲除。为了收拾这帮凶悍的马背民族,汉武帝激活了一系列战将,包括李广、卫青、公孙敖、李陵、赵破奴等等。其中最为牛逼的战将,是他老婆的侄儿,卫青的外甥,后来汉族第一战神——霍去病,当时才17岁。霍去病胆大心细,战术战略意识一流,而且只要一打仗,浑身细胞沸腾。
这位小伙伴的出现,直接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的凶悍民族“匈奴”,进入灭绝的倒计时模式。
霍少,请开始你的表演!
公元前123年,卫青给了17岁的霍少800骑兵,霍少就带领这么一帮兄弟深入匈奴腹地百余里,直接找到匈奴大本营,对过眼神之后,大开杀戒!斩杀匈奴两千余人,勇冠全军,被汉武帝封为“冠军侯”
2年后,汉武帝让霍去病去祁连山探探路,结果 5个匈奴王国被灭
公元前121年春天,汉武帝封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,给了他1万人马,让他去祁连山大草原,河西走廊一带探探路。霍去病领命从兰州出发,6天时间狂奔1000多里路,一口气杀到祁连山大草原,面对6万凶悍敌人,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,霍家马队摧枯拉朽,大设屠场,灭匈奴五王国,斩杀8千余人,10万匈奴投降。还顺道抢了匈奴的国宝“祭天金人”。
霍师傅,请继续你的表演!
同年夏天,死神又来了!这次霍去病踏破贺兰山,绕道蒙古草原,采用外线迂回大纵深突击战术(2千年后的另一位战神林彪又把这个战术用火了),奔驰2000余里,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(嘉峪关附近)攻击匈奴浑邪王、休屠王。一年打2仗,霍去病杀敌4万余人,匈奴单桓王、酋涂王投降。浑邪王、休屠王内讧,后被霍去病活捉押解到汉武帝面前。
祁连山之战把狼族匈奴打哭了
这一仗,霍去病搬走了匈奴至高无上的图腾“祭天金人”,匈奴单于知道后哭晕在厕所
这一仗,匈奴唱出了一句千古悲响:“失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;失我焉支山,使我嫁妇无颜色。
这一仗,河西走廊全部归中国所有,丝绸之路打通,中西文明开始碰撞
这一仗,中国最肥美的草地,亚洲最大的军马场-山丹军马场诞生,为以后汉民族的征战、生产输送了大量极品宝马。
这一仗,匈奴从鼎盛走向衰退,直至消失。
notion image
丝绸之路地图,打通河西走廊,是关键通道
死神很忙…
还是2年后,公元前119年,打上瘾的汉武帝拨5万骑兵给霍去病,让他去消灭北方草原的匈奴,至于怎么打,自由发挥。
霍去病带大军一直向北,还是采用快速突袭和大穿插战术,飞驰2000余里,直接进入匈奴北方老巢,找到了战斗力最强的“左贤王”决战。面对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匈奴主力部队,霍去病的部队神勇无比,打出了汉军骑兵战斗力的最巅峰。最后斩敌7万多,斩杀左贤王,生擒屯头王、韩王。
灭掉左贤王后,霍去病的部队继续向漠北草原腹地追杀,一直来到狼居胥山。霍去病大军暂停此地,祭天封礼,以示彻底消灭匈奴的决心。这就是著名的“封狼居胥”,成为中国历代武将心中最神圣向往的事。
封礼完毕,霍去病调转马头,一路向西一直打到贝加尔湖畔,摧枯拉朽彻底捣毁匈奴北方巢穴,饮马贝加尔湖,从此匈奴一蹶不振。
notion image
霍去病封狼居胥路线图
霍去病的最后2年
霍去病的历史,似乎都以2为进制单位。2年后的元狩六年(公元前117年),一代战神霍去病因为在征战途中喝了有毒的水源而去世,年仅24岁。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悲痛异常,以至高无上的礼遇赐予霍去病陪葬汉武帝茂陵。并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,彰显他收回祁连山草原,打通河西走廊的不世奇功。
霍去病去世那天,祁连山下,窟窿峡深处的巨大岩壁轰然崩塌,露出一块酷似霍去病的巨石,是为“将军石”。
 

一、强大的匈奴

——首先来看匈奴之强大。
对于这个问题,很多人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,只记得匈奴被汉武帝暴揍,仿佛他们只是藓芥之疾。但事实上,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,匈奴之强悍,以至于到了汉朝要亡国灭种的地步。
时间回到秦王朝时期,秦始皇统一天下,连接三国长城巩固边防,并且派遣蒙恬扫荡匈奴,结果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,被迫退往阴山山脉。
然而,伴随着始皇帝的去世,秦二世元年,匈奴冒顿单于杀死了他的父亲头曼单于,而这位匈奴领导人是匈奴历史上有名的狠角色,他的出现改变了匈奴的方向。
史书记载,匈奴在其带领下日益强大。
notion image
——先是大破东胡王,掠夺其子民和牲畜;往西,赶走了月氏国;向南,吞并了楼烦和白羊二部,之后又向北进军使浑庚、屈射、丁零、隔昆、新犁等国相继臣服。
要知道草原上的土地更加辽阔,因此伴随着匈奴这强悍的扩张步伐,随着时间的推移,匈奴已经具备了不下于秦王朝的版图,甚至到汉匈对立之时,汉朝的领土还未必比得上匈奴。
更为恐怖的是,由于早期遭受了秦始皇的毒打教育,这个庞大的匈奴帝国还开始构筑属于自己的政权组织方式,他从原先简单的游牧部落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权。
正如史书记载:匈奴人设立了设置左右贤王、左右谷鑫王、左右大将、大都尉等官职,匈奴人的实力已经获得了飞跃式的成长。
如果结合后来的历史对比,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其比作辽国或者金国,而秦汉就是后来的宋朝。
这是一场关乎国力的比拼,一场关乎文明的生死大战,秦朝早早内乱而死,那么汉朝是否会沦落成宋的悲哀呢?
notion image

二、汉朝前期对外弱势的表现

——再者来看汉朝之耻辱。
从早期的历史来看,汉朝和宋朝其实并未有太多区别。匈奴通过秦朝内乱夺取了河套地区,随后大举翻越长城界限蔓延中华。
汉高祖刘邦收拾金瓯一片,自诩天下无敌,于汉高祖六年秋天御驾亲征,追杀投降匈奴的韩王信,结果中了冒顿单于40万大军的围困,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
这场大战打的非常凶险和惨烈,汉高祖几乎丧失了性命,迫不得已只能靠着陈平的阴谋手段才得以逃脱。
此战结束以后,汉朝统治者的信心被挫伤,从此不敢轻视这个北方邻居。
——而且因为当时战斗的危险,正如民间歌谣所传唱的“平城之下亦诚苦,七日不食,不能蒙弩。”汉朝再不敢与匈奴接战,纷纷视其为洪水猛兽,从此转向了全面的收缩和防御。
如此一来,我退敌进,匈奴更加疯狂进攻中原,史书记载:“匈奴日以骄,岁入边,杀略人民畜产甚多,云中、辽东最甚,至代郡万余人。”
汉朝统治者实在没有办法,于是只能选择和亲、称臣、纳贡。从汉高祖到汉惠帝,再到吕后、文帝和景帝5个时期,汉朝前后进行了9次和亲,每一次都伴随着对方的逼迫和汉朝的屈辱。
汉高祖七年,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阙氏,岁奉匈奴絮酒米食物各有数,约为昆弟以和亲。这是屈辱的开始......
之后,继任者不得不跟进,尤其是吕后时期,匈奴单于居然当众写调戏信,调戏大汉朝的国母,樊哙扬言出兵,禁止于被呵斥,要当众斩首,吕后不得不选择忍辱负重。
——正如电视剧《汉武大帝》中所演绎的一般,汉武大帝对着那封耻辱的信大喊:“这是什么?这是耻辱。你们忘了,朕可没有忘!”
然而,这还并不是汉朝最屈辱的时刻,在冒顿单于去世后,汉文帝前六年,匈奴老上单于初立,为了立威发兵攻打汉朝,文帝不得不屈辱和亲。
但匈奴依旧不屈不挠继续进攻,文帝后二年,汉文帝再次以宗室女翁主驾于老上单于。
只是匈奴人依旧没完没了,文帝后四年,再次发兵攻打汉朝,汉文帝只能再次进行和亲。
可以说,文帝一朝虽然被称之为尧舜之世,但在匈奴的逼迫下,屈辱尤多。
之后汉景帝继位,他也不得不循例两次与匈奴和亲,而这就是《汉武大帝》剧情中年幼的刘彻目睹公主出塞,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仇恨。
而让人心痛的是,汉朝的屡屡妥协和退让,换来的是司马迁笔下的“暴害滋甚”“反复无信,百约百叛。”
以至于贾谊都绝望的呐喊:“天下之势方倒悬。凡天子者,天下之首。何也?上也。蛮夷者,天下之足。何也?下也。今匈奴媛侮侵掠,至不敬也;而汉岁致金絮采增以奉之。足反居上,首顾居下,倒悬如此,莫之能解,犹为国有人乎?可为流涕者此也。”

三、匈奴让汉武帝有多烦恼?

——最后来回顾下汉武帝在遇到霍去病之前的局促。
耻辱,绝望,愤怒,无奈。无数名臣能将,数位盖世帝王,在大势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。难道汉朝就真的要变成后来宋朝吗?
有一个人站了出来,他大声的喊出了那句话:“天下大势攻守易形了,寇可往,我亦可往!”
这个人就是汉武帝。
他登基时已是西汉建国60多年,经过汉初无为而治,以及文景两朝的积累,汉朝终于达到了国力顶峰。
司马迁有记载:“京师之钱累巨万,贯朽而不可校。太仓之粟陈陈相因,充溢露积于外,至腐败不可食。”
面对如此充盈的国库,这位帝王终于亮刀了,不过可惜,汉武帝的刀一开始并没收到效果。
比如汉武帝元光二年,发动了著名的马邑之谋,准备调集30万围击匈奴。结果因为有人泄密行动失败,汉武帝出手就遇到挫折,不得不杀死“马邑之谋”的主使来立军威。
但汉武帝不服输,随后又于元光6年派4名大将发动关市诱敌奇袭战。
结果也很惨,轻车将军公孙贺无功而返;骁骑将军李广全军覆没,差点被俘虏;骑将军公孙敖也是损兵7000,几乎全军覆没。
——不过万幸,这之中打出了一路卫青,此人出兵上谷直击匈奴,出人意料的打到了龙城地区,斩首700余人,成为了汉军出战以来的首胜。
之后汉武帝重用卫青,由他为主力发动了雁门战役和河南战役。
不得不说,卫青的确是一代名将,元朔元年,卫青率3万出雁门,斩首数千。第2年他和李息率兵出发,进攻匈奴楼烦王和白羊王,结果又捕获俘虏数千,大败二王。
伴随这两场战斗的结束,汉朝收复了河套地区,保证了领土的完整,极大地振奋了汉军的气势。
但这还没完,汉武帝在元朔五年又派卫青率三万人奔袭六百多里,突袭右贤王王廷,结果对方毫无准备,其部众15000人和数百牲畜全部被卫青斩获。
——史书称之为奇袭右贤王战役。
卫青被封为大将军,成为汉匈之战中“神将”,号称汉朝第一。
然而,就在卫青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,这位“大汉利刃”却差点被折断。
元朔六年二月,卫青率领6位将军10万骑兵出发寻找匈奴主力决战,结果目标暴露,无功而返!
二月后,卫青再次出击,结果却屡屡受挫。
前将军赵信、右将军苏建遭遇匈奴单于主力夹击,苏建仅以身免,赵信投降匈奴。眼看着卫青部差点全军覆没,幸亏卫青沉着冷静,以弱克强歼敌19000人,险胜。
这场战役严格的说卫青打赢了,可是对于汉朝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,因为表现的不好,差点折戟沉沙,人们再次想起了曾经的白登之围,匈奴的恐惧再一次蔓延至汉朝。

四、霍去病的出现

1、崭露头角
——正在这危急关头,一个首次出征只有18岁的年轻人却突然站了出来。
在诸路将领哀声叹气,大将军卫青后背冒汗之时,卫青的外甥嫖姚校尉霍去病坚决请求出战,随后率800骑兵只身入漠北。
正如电视剧中的那样,卫青嘱咐自己的外甥,不要跑得太远,可是人家却“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,斩首虏过当,且斩获匈奴相国、当户、单于叔父等数人”。
这个消息成为了此次惨战之后最耀眼的表现,而这也是这个年轻人首战的胜利。汉武帝喜出望外,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卫青,于是封其为“冠军侯”
请注意,这个年轻人才18岁,这个年轻人如今才第一次战斗。
而且,卫青之前的战斗都是防御反击,汉朝因为不了解匈奴地图,所以屡屡受挫,即使连卫青也差点翻车。
但这个年轻人的登场改写了这段历史,汉朝将开启真正的反击,而且将会直接深入敌境作战。
也许当时匈奴人并没有把霍去病放在眼里......
但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,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年轻人会开启那开挂般的人生,让匈奴人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直接崩溃,让霍去病这个名字成为和“活阎王”一般的恐怖存在。
2、扭转乾坤
从种种表现来看,霍去病的登场根本性扭转了汉匈之间的战争。
如果说卫青是防御反击战的巅峰,那么霍去病接下来将是深入敌境痛击匈奴主力的王者,他真正贯彻了汉武帝的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。
元狩二年春,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,由陇西出兵,发动了第1次河西战争。
根据史料记载,这次战斗本质上是试探性的战斗,因为汉朝没有河西地区的地形图,等于是一次开荒。
但霍去病却把这场开荒打成了诸神黄昏,史记记载,霍去病从匈奴势力稍显薄弱的地区和西羌边缘穿行,在6天的时间,不断进行穿插迂回。
但非常不巧的是,在穿插的过程中,他连续遭遇了5个部落,于是就有了史书中的6天之中转战五国,皆破之。
在跨过焉支山向西挺进千余里后,霍去病突然遭遇了河西的匈奴主力,浑邪王和休屠王。
结果,杀红眼的霍去病居然把一次探图打成了汉匈之间的主力对碰,双方都没有思想准备,但霍去病明显更胜一筹,两王不得已败逃
霍去病本可以进行追击,但因为出发前是准备进行试探,所以未准备充足的粮草,只能紧急撤回。
可是在紧急回撤的途中,却遭遇了皋兰山地区的折兰王和卢胡王的阻拦,已经经历了数场大战的霍去病依旧精神百倍,居然反击对方,并且斩杀了二王。
notion image
值得注意的是,这场突击战是霍去病以三千残兵和疲兵大战准备充足的匈奴二王,汉军几乎有灭亡的危险。
但随着两位王的头颅落地,霍去病向所有人宣誓,汉军天下无敌。
伴随着浑身浸满鲜血的模样,霍去病如同战神一般,彻底吓破了匈奴人的胆。这一战霍去病以少胜多以疲打逸,被载入战争史册。
第1次河西大战结束,司马迁记载:“杀折兰王,斩卢胡王,诛全甲,执浑邪王子及相国、都尉,首虏八千馀级,收休屠祭天金人。”
这是何概念?
这时汉武帝还在尝试着准备探索对方的敌情,然后准备以数年的时间尝试掌握战场主动权,结果霍去病一步到位。
notion image
平心而论,我们很难想象得知这一消息时的汉武帝和匈奴王的表情,霍去病这哪里是人,这简直就是系统的bug。
3、一己之力
但这还没完,同年夏天,霍去病再次率领大军发动第2次河西战役。
原本按照汉武帝的安排,由公孙敖部吸引匈奴注意力,由李广和张骞从右北平出发牵制左贤王,然后再让霍去病采取迂回包抄的办法,直接插入匈奴后方。
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由于霍去病一步到位,所以汉军将领根本没有掌握匈奴地形和实情,每一个人都不适应当前的打法......
——其结果就是,公孙敖迷路,张骞迷路,李广遭遇左贤王主力,几乎全灭。
也就是说,一场配合掩护的大战,只剩下霍去病一人独撑。本来计划到此刻已经是失败了,但霍去病告诉我们,当队友跟不上的时候,自己也可以一杀五。
notion image
关于此战的具体细节我们不太清楚。
但太史公明明白白写着:得酋涂王,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,斩首虏三万二百级,获五王,五王母,单于阙氏、王子五十九人,相国、将军、当户、都尉六十三人,单于属下酋涂王等二千五百人投降,捕获单于闪氏、王子等五十九人,相国、将军、当户、都尉等六十三人,斩捕敌人共三万二百人。
什么叫做战神?这就叫做战神。
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战争格局,以孤军之力,暴打天下最强之帝国。
从此以后,匈奴失去了河西走廊,他们的百姓哀歌:失我焉支山,令我妇女无颜色;失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。
此战也彻底打破了浑邪王和休屠王的胆,他们被吓得直接请降,然后霍去病单骑收降两王。
notion image
途中休屠王反抗,于是就留下了:“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,斩其欲亡者八千人,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,尽将其众渡河,降者数万。”
不到一年时间,汉朝斩断匈奴右臂,金城、河西,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。从此以后,匈奴彻底失去了战场主动权。
当得知这一消息时,匈奴王几乎失去理智,于是他不顾一切赌上了所有的一切,于元狩三年进行复仇梭哈。
4、封狼居胥
面对匈奴王的疯狂反扑,汉武帝也祭出了自己的底牌,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帝国双璧一起出手,公元前119年当时全世界最巅峰的帝国大战爆发了,史书称之为“漠北之战”
notion image
这次战斗依旧发生了很多变故,首先是卫青遭遇变故,遇到了匈奴主力,而且李广等人再次迷路。但卫青就是卫青,虽然在深入漠北抓主力方面不如自己的侄子,但防御反击,他绝对是number one。
因此他与匈奴主力殊死搏杀,最终险胜敌军,再次斩杀对方近2万人,匈奴单于带着百骑逃跑。
那么霍去病呢?
史书记载,霍去病大胆启用投降的匈奴将领开道,飞越千里大漠,越过离侯山,渡过弓间河,突然出现左贤王的面前,双方展开激战,左贤王狼狈逃窜。
霍去病紧追不舍,一直打到狼居胥山......
史载:“获屯头王、韩王等三人,将军、相国、当户、都尉八十三人”.
生擒匈奴屯头王、韩王以及将军、相国、当户、都尉等八十三人,斩俘匈奴兵七万四百四十三人。匈奴左贤王部众经此一战,几乎全军覆没
为了纪念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战,霍去病“封狼居胥山,禅于姑衍,登临翰海”。而后又继续率军追击匈奴,一直到翰海 (今俄罗斯贝加尔湖) ,方才撤兵。
从此以后,漠南无王庭!
匈奴再无力与汉朝争霸,曾经这个让汉朝屈辱几十年,几乎有亡国灭种之危的政权,成为了二流国家。
汉朝终究不是宋朝......
而这一战,霍去病开创了从古至今战斗荣誉的最巅峰,他打出了属于汉朝最骄傲的自信,而以强汉敌五胡的传说就这样开始了。

五、总结

——此战结束后,霍去病于两年后去世,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的悲痛。
总结历史,霍去病其实满打满算只有4年的军事生涯。
而且他才不过22岁......
但他的出现,却强行把汉朝强硬的对外策略展现的淋漓尽致,即便跨越时代,站在上帝视角来看,我们依旧可以将其视为汉人军事的巅峰之一。

Loading...
曾国藩遗言四则——让曾家后世子孙绵延百年

曾国藩遗言四则——让曾家后世子孙绵延百年